这一段经文中讲得很清楚了,这说明释迦佛以两个事实来说明地藏累劫发的愿。本愿是一个,而发愿的情况时间地点不一,地藏菩萨因地所现的身也都不一样。所以佛告定自在菩萨,一是二位国王,一是光目。度她的罗汉是哪个?就是无尽意菩萨。光目的母亲是谁呢?就是解脱菩萨。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萨。都是讲的过去因。无尽意菩萨在《法华经》中提到过,是与观世音菩萨同类型的,协助释迦佛众生的一尊大菩萨。
释迦佛说:过去久远中,地藏菩萨这么慈悯,发这么多愿来度众生。所以未来世的众生里,或男人或女人,不行善者,必定要堕恶趣。假使遇到善知识,劝告这些行恶的人,在弹指之间能够归依地藏菩萨,那么这些众生就可解脱三恶道报。假使能志心归敬,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奉事者,常在诸天,或很长时间能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所以释迦佛就此把六道众生嘱咐给这些菩萨,不单是交给地藏菩萨一位,而且对这些菩萨也做了交待。汝等诸菩萨摩诃萨,要记住这个经,广宣流布。过去把《地藏经》当做小乘是错误的,如果是小乘经,交付的就是辟支佛、阿罗汉。释迦佛把弘扬地藏经的责任交结了诸大菩萨,还不是一般的大菩萨,而是象定自在王、文殊这样的大菩萨。所以定自在王菩萨就代表诸大菩萨说:我们一定能在阎浮提宣扬这部经。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裟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于裟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赞:如来慈愍 转大*轮 婆罗门女救慈亲 觉华度迷津 摩耶夫人 请问地藏因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三称)
这时,四天王又当机。四天王与我们汉传佛教很有缘。每一个庙一进山门都有四天王。特别是北方的毗沙门天跟中土更有联系。四天王实际上是代表众生问的:地藏久远以来发了这么大的愿,为什么到现在要度的众生还未度尽,还要发愿呢?这还真是个问题,为什么无量劫,每劫都发愿,每劫都度,现在还没度尽、还在发愿?佛就告诉四天王,这四个字很要紧:“因蔓不断”,因是业因,蔓是藤蔓,就是众生业力的业藤不断。为什么还没度尽呢?因蔓为断,一直到现在还没度尽,还得继续度。“以是之故,又重发愿”。从这里可以看出实叉难陀翻译的文笔,很多地方考究得很。
如是菩萨,在裟婆世界,阎浮提中,行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地藏菩萨怎样分身地狱救度众生呢?他碰到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遇到偷盗的,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碰到什么恶业,说什么报。我们读了《地藏经》后,如果有人告诉你,不要这么做,做了以后会受什么报,那么你至少应该看做他是受地藏菩萨的加持来劝你的。没学过的,另当别论,学过《地藏经》,就应做如是观,应该看到地藏的分身。
说了这么多,这个报、那个报,这个业、那个业,最根本是身、口、意,十善业,十恶业。所以我们要守戒,持善戒,不杀、不盗、不淫,思想意识不贪、不瞋、不痴。口里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说诚实的话,不说挑拔的话,不说粗话、侮辱人的话。
在身口意三业中行善,持善戒。恶业是在十恶道中造,与善业相反。报分好几种,报因不善,果报不完全一样。但有一条原则,同类等流。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是相应的。杀生,短命报,偷窃,贫苦报。因与果是相应的。我们常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就是业网。这里很重要的是意业。我记得看聊斋的第一篇,有一个知识分子考中了,怎么中的呢?就是说了两句话,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赏识,即:“有心为善虽善不善,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就是讲意业。思想意识,有心,无心,也就是我曾讲过的故思业和不故思业。这一品总的来讲,就是看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和第王品的业缘。
释迦佛为便一切众生借此有所畏惧,能够得到度脱,于是底下就出现了第六品“如来赞叹品”。
教我们三密的修行。三密的修行具体地说就是:身结手印,口诵咒语,意着观想。手印是佛菩萨的手印。咒语是佛菩萨的真言,包括宣读陀罗尼、名号、经文等等。观想的是佛菩萨的形象,或者是佛菩萨的种子字等等。这样你的身口意与佛菩萨结“法界定印”,或者“施无畏印”,这就象打招呼一样,叫你不要怕。“如愿印”就是你有什么要求我满足你。你与佛菩萨结的手印一样,你的身体就与佛菩萨相应了。你念佛菩萨的咒语,称呼他的名号,你的口业就与佛菩萨相应了。每一个佛菩萨都有他本来的誓愿,梵文叫三昧耶,意即平等本誓,平等的、本来的誓愿。你的愿与佛菩萨的愿相同,是平等的,那么你与佛菩萨的思想意识就相契合、相应。比如你的身口意与地藏菩萨的相应了,他的三密力量就加持给你了,同时你的力量又感应给他。你感应他,他加持你,这就叫做众生与佛菩萨三密相应。要注意,三密才能应,三业不能应。这个密严格地讲是高层次的,无漏因修无漏果,不是业力的范围了。初学时还在业力里转,到高层次就把业力变成密了。所以看到地狱不要恐惧,不要以为没办法了,地藏菩萨在此已经告诉我们办法了。
以上就是吴立民地藏经讲记了,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法师们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地藏经讲述的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经文,更好的去生活的。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版权所有:地藏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