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常识网

由正解“南浦”看古代文学词语意义的“集体认同”

发布时间:2022-11-18 09:09:58作者:地藏经常识网
由正解“南浦”看古代文学词语意义的“集体认同”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语言宝藏,既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语言表达方式,又有大量精美独到的语词运用现象。

唐朝著名诗人王勃 《滕王阁》诗有这样的描写:“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对其中“南浦”一词,有不少注解都说是:“洪州的地名,在今江西南昌西南。”笔者相信这个注解,但认为此注解并不利于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诗情画意。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南浦”一词经常被使用,与同样常见的“极浦”类似,但并不对应某个具体的地理空间,而是泛指远野水涘之地。“南浦”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 《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朱熹《楚辞集注》对此“南浦”并没有加注。这或是由于该词在现存屈原诗歌中只出现一次,没有具体实在的地理空间相对应;或是由于朱熹也觉得没有必要对其加以注释,这类似于他未注释屈原诗歌中多次出现的“北渚”。在王勃之前使用“南浦”一词的,除了屈原,还有南朝诗人江淹。他在《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萧统《文选》对其中的“南浦”一词,只指出其诗意远袭屈原,具体亦未加注。由此可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南浦”一词在古人心目中似乎并不需要,也不应注释。再看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中的“西山”一词,一般都未具体注解,很可能并非因为找不到能够对号入座的地名。其实,这不加具体注解的效果反而更好,就像“无言独上西楼”、“西楼望月几回圆”中的“西楼”不需要具体地点的注解反而更好一样。

古人对文学语词意义的此种 “集体认同”是怎样形成的?应如何认识古典文学中的这种语词运用现象?就“南浦”、“西楼”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运用情况来看,它们很早就获得了特定的文学象征,确实无需注解。正确理解古代诗词中“南浦”一词的关键,在于把握其作为草木丰盛的远野水涘这个特定地点所具有的诗意象征。庄子曾经充满情感地说过那个时代人们对送别的感受:“送君者,皆自涯而返,君自此远矣。”其情景不逊于 “风萧萧兮易水寒”。

古代交通很不发达,行旅异常艰难,一日相见,往往后会无期。因此古人的送别情怀特别深厚,只有到了必须分别的野渡或关隘之地才不得不挥手告别。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显然,古人在用水来象征情意时,也很自然地用茂盛无尽的草地来比喻难以割舍的离情别意。因此,无论“南浦”、“极浦”还是“北渚”,它们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其实都具有分手、告别的象征蕴意,或者说具有送行、迎候的文学意象。至于“西楼”,显然最是遥望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之地,也是竟夜对月、相思无眠之所,其思与境谐的文学表达自不用说。因此,对于“南浦”、“西楼”这类在古代文人心中具有约定俗成文学意象的语词,若作具体注解,便是对中国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人离情别绪的不解与误读,甚至是一种“去诗意”的行为。

实际上,即使对于那些典故出处显而易见的文学语词来说,如果拘泥于考据式的注解,有时也会影响乃至破坏诗意的传达与感受。比如对张若虚著名诗歌《春江花月夜》中“碣石潇湘无限路”一句,很多都这样注解:“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入洞庭湖。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应该说,这样的注释在指明典故、诠释语意方面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将相关注解直接用于理解高适 《燕歌行》“旌斾逶迤碣石间”诗句,问题就来了:如果把这里的“碣石”仍指为“今河北昌黎县”,明显与唐代边塞诗描写的地域相去甚远、无法对位。由此可见,诗歌写作也许可以努力于“无一字无出处”的境界,但是对诗意的感受和诗情的理解,则不需要对有关语词都进行严格的对位。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描写中,“碣石”一般和军人征战相关,“潇湘”则有怨女思妇之喻。因此,当“碣石”和“潇湘”一起被运用到诗歌中的时候,其实就不应该拘泥于它们各自的实指。在 《春江花月夜》中,对这两个语词进行不拘泥于客观的泛化理解,既不违背这些语词已经在历史上形成的相对恒定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更好地传达相关的诗意情感,使人体会古代诗词的艺术真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似乎也应是“诗无定解”的一个方面。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原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