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讲记(改过之法)【2】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这是教我们从心地上改。在方法上,这是最上乘。[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就是从心地上改过修行。所以要自己认真去反省。
[天下没有自是之豪杰]。英雄豪杰在佛门里就是称的佛、菩萨。佛是英雄,菩萨是豪杰。出人头地,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够做得到,这叫英雄。所以佛的大殿叫[大雄宝殿],雄是英雄,大英雄宝殿,就是这个意思。常人做不到的,不能改过自新;佛能改过自新,佛能把所有的毛病都改正了,这才是英雄,这才叫豪杰!所以没有自以为是的佛菩萨,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谦虚的,没有一个不忍让的。谦敬是性德的流露。
[亦无尤人之学问]。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会怨天,不会怪人。学问是智慧。是从真性里流露出来的。儒、佛都是如此。儒家讲智慧也是从本性里流露出来的。所以儒家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真心,是从真诚心里流露出来的。这是智慧,这叫学问。所以一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怪人,不会怨天尤人。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德]就是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行还会有人批评,还会有人毁谤,这就是无德。不要怪别人,反过头来想自己,是自己的德学没有成就,还不能感动那些人。
所以[吾悉以自反],人家骂我、诽谤我、批评我,都接受过来。不但没有报复的意念,还生感激之心。为什么?他提供这些宝贵资料让我回过头来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没有过,也不怪他。如果有的,赶紧改过自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就用这方法,把一身的毛病改得干干净净,最后成佛了。
五十三参讲[历事炼心],事就是日常生活,与一切人、事接触,这一切的一切,都提供自己反省。把外面的境界,无论是任何人,都看做老师,都看做佛菩萨,给我的教训。我要认真去反省,认真去修学。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除自己之外,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佛菩萨。他们没有过失,只有我一个人有过失。善财童子是这样即身成佛的。你看[华严经],善财童子并没有换一个身,他是肉身成佛!从凡夫一直修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一生究竟成佛。他怎么修的?就是这么修的。如果我们学会这个本事,学会这个方法,我们这一生当中也必定是肉身成佛。修行首先决定不怨天,不尤人。看别人不顺眼,就是自己业障现前。别人是佛、是菩萨,没有一点毛病。我看不顺眼,是我的业障,是我的毛病。
六祖大师讲得很好:[若见他人过,自过则相左]。[左]是堕落。[右]是升,[左]是降。是自己的业障现前,就要堕落。又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善财童子是真正修道人,没有见到一个人有过失。他只见自己的过失,反省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还有什么时间看别人的过失?看不到!所以眼睛看到一切人都是贤人,都是诸佛,都是菩萨。自己也就成佛成菩萨了。看到别人还有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现形,自己的业障现形。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诸佛菩萨都是凡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最上乘的改过自新是从心地上改。
“毁谤之来”是好事!自己有毛病,自己不容易发现,自己找都找不到,别人替我们找到,告诉我们。你看省了多少事!所以应当把他接受过来,这就是我[磨炼玉成之地]。他来帮助我,他是善知识。我们要用这样心态来接受。[何怒之有],你怎么可以愤怒,怎么可以不接受,还要生报复的心?罪过大了!他对你是大恩大德之人,你还要用报复心来对待他,这个罪过重大!
我们中国,圣人讲孝。说孝道就会想到舜王。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不承认他是大孝,孝感天地。他这大孝,是什么人成就他的?他的父母兄弟成就他的。他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一个后母。后母虐待他,父亲又听后母的话。后母以后生了一个弟弟,一家三个人欺负他。不但欺负他,时时刻刻都想置他于死地,这样的狠毒。他没有变心,总是自己常常反省,为什么我得不到父母弟弟的欢心,总是想自己有过失,没有见到别人有过失。天天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如何改过自新,到最后终于把一家人感化了。他没有想逃家,出离,没有想到将来要报复。念念反省总是自己不对,从来没有想到他父母,他弟弟存心不好,对不起他。以后尧王知道他这些事情,把王位让给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他,请他来继承王位。他能感动一家人,将来就能感动天下。
在佛经里我们看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谁成就他?歌利王成就了他。[金刚经]上虽然说到,但没说清楚,[大涅槃经]里讲得清楚。
[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暴君]。所谓的无道昏君,梵语就叫歌利王。仙人在山中修行,他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把仙人凌迟处死。忍辱仙人丝毫怨恨的心都没有。忍辱波罗密圆满了,看不到外面恶人,看不到外面有一桩恶事。诸位想想,他的心清净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佛学什么?就是学这个。
也许你说我们连善恶都不分,不是麻木不仁了?十法界因因果果摆在面前,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里面没有,心里头干干净净,一点执著都没有,不是对外头不清楚。样样清楚,可是绝对没有丝毫分别、执著。所以在他,[自受用]里是万法皆如;[他受用]时,因为众生有烦恼,必须要跟他讲层次,跟他讲原则,那是对众生说的。对自己,我人众寿四相皆无,一切平等,决定没有一丝毫差别。从平等法里面建立差别法,是为了帮助别人的。所以差别就是无差别,因为差别不是自己用的,是他受用。他没有见性,要叫他断恶修善;自己入这个境界了,无有恶可断,也无有善可修,自己得到清净平等,契入一真境界,无修无证。无修无证里面,修证的事还照做,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住。如果入了这个境界,事相上的修持都没有了,就落在[空];执著在事相上不明究理,不见本性,就落在[有]。他空、有两边都不住。像大势至菩萨所示现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不落有边,净念相继不落空边,这叫中道。空有两边不著。所以心地清净平等,万法一如,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还是不中断,还是照念不误,空有两边都不住。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是真正修行,真实的修行。
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
这不但是理,也是事。别人诽谤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如果心不动,不理会,自然就没有事了。他骂我们,我们不要回答他。他骂,我就听;骂了几个钟点,骂累了就不骂了。谁吃亏?他吃亏。他口不断在动,很疲倦了;我们心清净,若无其事。这个方法对治是非常有效的。
我十几岁在学校念书,就学会这套本事。我这套本事实在是跟我一位同学学来的。因为我年轻在学校念书时跟了凡先生一样刻薄,喜欢挖苦人,喜欢戏弄人。可是我遇到一位同班同学,这位同学是我的大善知识。我处处欺侮他,大庭广众之中常拿他来取笑,他从来对我一句话不回。整整过了一年,我被他感动了。这个人真正了不起,真是打他不回手,骂他不还口。我从他那里学到这套本事,一生都得受用。所以不管人家怎么样毁谤,怎么说,到最后都烟消云散了。对自己内心的修养增加了。如果讲福报,一般人对你更加赞叹,某人真有修养!如果不是这些人来侮辱诽谤,你的忍辱功夫就不能现前。他是来成就你修功的,何必不收?是送好礼来给我们的。
我们在一个机关团体里面,有这样的人对付我们,我们能以很清净心应他,长官也欣赏你,同事也佩服你,你的升迁机会也就提早了。他送这么多好处给你,你为什么不要?你要对他恶言相报时,则两个人程度一样高。
我们从前在学校里,两个同学吵架。老师往往是一齐处罚,两个都跪著!我们心里很不服气。明明我有理,为什么老师也叫我跪?到以后才晓得,凡是会打架、会吵骂的程度是一样高,一个高一个低的绝对打不起来,骂不起来的。这个很有道理。遇到这个情形,修养程度的高下马上看出来。
所以遇到这些事,要晓得他是来送好礼给我的,他是我们的恩人,不可以恩将仇报。第一、是来测验自己修养功夫。第二、很现实的福报马上就来了。你将得到大众的赞叹,礼敬。所以他是来送礼的,他不是坏人,是好人,是真正的好人,不要错怪了他。自己要晓得。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这一段所说的不但是世间法,出世法里也非常重要。菩萨六度,有两条是关键:第一、是[布施]。布施是修福。人不能没有福,佛是更不可以无福。我们称佛为二足尊,[足]就是满足、圆满,佛是智慧圆满,福报圆满。世出世间论福报没有超过佛的。所以求福、求慧是应当的。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慧。布施有三种:就是[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都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佛告诉我们种善因必定能得善果。
第二、是[忍辱]。忍辱能够保持。如果只有修施福,而没有忍辱,修积的福德保不住。[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一切法是指世间法、出世间法。你要想保全,忍辱波罗密就不能不修。这一段就是讲忍辱波罗密。
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什么火?嗔恚之火。若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所以功德的修积相当不容易。如果你想你的功德修积有多少?想想上次是几时动过嗔恚心。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念佛人若在临命终时发脾气,那就完了。这就是说明为什么人临终时,佛法教我们八个小时内不要去碰他。他虽然断气了,八个小时之内,神识没有离开。你去触摸他,怕他发脾气,就是这个道理。这时若发脾气,丝毫的功德都没有了,所以功德很难修积。福德则不会失掉;功德随时可以失掉。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清净心,是定、是慧。诸位想,一发脾气那有定和慧?定、慧都没有了。至于福德,我们讲财富、聪明[世间的聪明是法布施的果报]。我们念佛,所修积的功德就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发脾气,功夫成片没有了,一心不乱更没有了!所以要晓得功德是很难保持,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
我们修行在菩提道上│就是修行过程之中,冤家债主常常来作对。为什么?他们的报复心很强烈。看到我们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后他就永远不能再报复了,所以总是想尽方法来障碍,来阻扰。这些障碍、阻扰的方法,就是叫我们自己把自己的功德毁掉,[火烧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毁掉,任何外面的境缘对我们是无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有[境缘]。[境]是环境,[缘]是人事。物质、人事环境常常叫我们不满意,不满意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功德烧掉。谁叫我们不满意?可能都是冤亲债主在那里作祟,藉著人事、物质环境的缘,他在挑拨。所谓说话的人也许是无心的,我们自己听了有意,自己听了就不舒服,就难过。不要说表面上发作,你心□/span>稍有恚意,功德就没有了。只是小小的嗔恚,为什么功德没有了?因为清净心失掉了,这是必须要明了的。所以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枢纽,世间法也少不了的。
[闻谤不怒],这是定,这是智慧,定慧现前。[闻谤而怒],那是业障现前。从这可见到,我们是定慧现前?还是业障现前?自己要清楚。
这些境界好不好?对修行人来讲,是好的!常常有人来找麻烦,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这是好境界。若不从这种境界里去修,定从那里修得成功。所以逆境、逆缘现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修[忍辱波罗密]的机会来了。所以前面讲,感谢都来不及,怎么可以抱怨?怎么可以发脾气?正是锻炼自己功夫的时候。
古人锻炼一个学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罗密]。看到这个人是个法器│就是可以教的学生,对他就没有好脸色,会处处有意去找麻烦,好像很讨厌,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折磨他,他若不能忍受,离开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虽然其他的方面很优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我们在[禅林宝训]里看到。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学生,就是完全不讲理的,一见面就骂,就呵斥。有一次洗脚,洗脚水就泼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还是不走,还是要赖在这个地方。以后他实在生气了,赶走,迁单,不让他住在这里。学生没法子,不能住了,于是他住在远远的走廊下。老和尚讲经说法时,他在窗户外一心谛听,不让老和尚看到。过一年了,老和尚要传法,要退休,推选一位新的住持来继承他,大家不晓得老和尚要选什么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听经的那个人找过来,传法给他,把住持的位让给他。大家才晓得,这么多年老和尚是为了要锻炼他。如果我们遇到小小不如意,就想掉头而去,不愿接受磨炼也就决定不会有成就。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成败关键就是忍辱。他能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真智慧,不会被外境所动摇。
有时候,我们看某人很优秀,在这儿住了没多久他走了。常住的人笑笑无所谓。受不了折磨,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人在常住多一个、少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有些眼光短浅的人认为某人是个人才,走了可惜,这是看得近。往深远处一看,不是如此。真正是人才,他有定功,有智慧。唯有定、慧才能续佛慧命,才能住持佛法;没有定绝对没有慧,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波罗密]。先有忍而后才有定。没有忍那里来的定?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是个真正道场,是有道学可以学的,打都打不走。他没有学到手,怎么肯走?什么样的侮辱都甘心承受。为什么?必须学到手之后才肯走,没有学到手是决定不肯走的。这是真正求学的人!假使小小的一点不如意,他就掉头就走,不能忍辱,没有用处的,不必去留他。
这一段的文字非常的重要。息谤息争的妙法,就是根本不把它放在心里,再怎样的诽谤也就消失了。所以诽谤来,不可以争,不可以辩,愈辩就像此地讲的[春蚕作茧,自取缠绵]。用不著辩的!冤枉了,冤枉也用不著辩。
所以说[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害是太大太大。如果做事,上司对于一个易怒之人不会重用的,也不会提拔的。所以一个长官考核部属,往往在生活中,从他待人、接物之处观察。这个人值不值得栽培?这个人有没有前途?他看到心里有数。易怒之人没有什么大前途,不值得栽培的,因为怒会害事。
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
这四句是改过自新的最高原理、原则。大乘佛法就用这个方法,所以成就快速。小乘人改过是在事相上,事相就是枝枝叶叶,一个事情错了,下一次不要再错了。枝枝叶叶上改,难!而且很苦,时间很长,不容易收到效果,不如前面讲的从[理上改]。理上改比事上改高明多了!这是一般讲的大乘权教菩萨,权教菩萨从理上改。大乘实教[[实]是真实],法身大士从心上改。心是根本,万法唯心。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善业、恶业都是心造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心造的,[华严]说得好:[应观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性就是本体,体即是心,[一切唯心所造]。大乘菩萨到地狱里度众生,用什么方法来进入地狱?打开地狱之门?就是这一句偈。我们看[地藏经],破地狱门,就是[华严]这首偈。地狱是什么?唯心所造。明白这个道理,地狱原本没有门,自由通达了。
所以改过从心地上改,修善从心地上修。若从心地上修,就是很小很小一桩善事,像我们在路上遇到讨饭的,布施一文钱,这一点点小善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这是自性大慈悲心的显露,心量是无量无边。因为是从心地上修的,福就是那么大,称性的。所以从事上修的善小,性德未显,得的福报也小。
怎样从心地上改?就是真心改。真心想要改,真心修善,真心断恶,这就是从心地上用功。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理上还有条件,心地上功夫是不谈条件的。所以纯真无妄。一丝毫的善也称性。改过要从心地上去改,知道一切唯心造。
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这是最高的原理。心清净了,无量劫以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要怎样达到心不动?不动心就是禅定,在念佛法门里称[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形了。
比喻看电视。把电视机关起来,电视画面就没有了,银光幕上干干净净,一打开画面又现形了。众生心中业相亦如是。心定的时候一切业相都不现形;心动时业障又现形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心里一念不生,禅宗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晓得业障是在妄心里,真心里面没有。真心本来清净,现在还是清净。
像我们戴眼镜,眼睛本来清净,我们戴上眼镜,镜片上落有灰尘,看到外面模模糊糊的。这不是眼睛有毛病,是眼镜镜片上的毛病。所以我们讲业障。业障在那里?业障是镜片上的污染,眼睛并没有障碍。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几时能把眼镜去掉,不但污染除尽,镜片也不要了。则净眼明见,好比明心见性就成佛了。你若戴上眼镜,隔著一层障碍起用,就是凡夫,就是有情众生;除去障碍就是诸佛如来。
我们现前用什么心?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真心没有障碍。我们用肉眼来看一切万法,是戴上了妄心镜片看东西,透过一层妄来看外面的境界。这个‘妄’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重重污染镜片。我们是透过八识五十一心所接触外面的境界,所以外面境界也变了,变成六尘了。如果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看外面的境界,外境即非六尘,而是真如本性。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转六尘为真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现在的大麻烦就是我们没办法把眼镜去掉,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办法除掉。佛家修学的宗旨都是教我们把这个东西舍掉,[转识成智]。[智]是真性起用,[识]是迷了真性的作用,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起作用。这是在功夫上说的,权教以下皆用八识五十一心所,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因此不能见性成佛。所以忏罪,有从事上忏,有从理上忏,没有办法从心上忏。为什么呢?他不知道心在那里。如[楞严经]所说,你看阿难尊者那么聪明,心在那里都不晓得,都找不到。楞严会上一开头,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那里?阿难找不出来,都不知道心在那里。不晓得什么叫做心,你从那里忏起?
大乘实教菩萨,在圆教讲就是初住以上,[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忏悔法,就是从心地上忏悔。诸位读[华严经]就很清楚,特别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善财童子怎么修?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菩萨。这些菩萨示现在人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人家是怎么修的?佛法真正讲修行,有理、有事,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没有比[四十华严]更好。[华严]纵然不能全读,四十卷完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确实很重要。要晓得大乘最殊胜最高级的佛法,如何应用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上,这是真实修行的一部好书,真正值得提倡。
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古德常常开导我们,教我们修行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想想看这[一向专念]有没有道理?教你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的妄念归成一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还是恶?非善非恶,善、恶两边都离开了,与心性相应了。善、恶是两边,识心心所里面才有两边,真心里没有两边。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心见性了。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修明心见性最殊胜的方法。
万一用的功夫不够,见不了性,见不了性也没关系。可以见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之后一定会见性,这是方便,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其他的法门不见性就不能算是成就,念阿弥陀佛不见性,见到阿弥陀佛就算是成就。从心地修,现在教给你一心念佛,就是从心地起修。你一心念这句[阿弥陀佛],什么罪业都消除了。阿弥陀佛那有罪业?这句[阿弥陀佛]是真善,真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善,不是真善。真善是离开相对,绝对的大善。
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
这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过失有千万条,[不必逐类寻求]。学戒律的,从事上修的,他就要想:一天有多少过失?那些事错了?慢慢在那里想,再一条一条改。天天要反省,还要搞功过格去记。这种对于很执著的人有效,非常有效!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这是与过去生中习气有关系。大乘菩萨根性的人,绝对不干这种事情;小乘根性的人很欢喜,很受用。小乘根性的人叫他不用这种方法,他没办法。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因此所用的对治理论与方法也不一样。
在中国大乘根性的人多,这是事实。像南洋、泰国、锡兰、小乘根性多。以其世代相传都是小乘法,都是样样要分别、执著、计较。他从事相上断恶修善。大乘是从理论上,从心地上断恶修善。从心上修,是从根本上下手,不必要在枝叶上寻求了。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这个方法好!简单明了。如果没有真实智慧,你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怀疑。以为自己一身的罪业,这样做能消除吗?他怀疑,不相信,不接受。甚至于听我们讲:[你]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以为一生的罪业很重,怎能往生净土?那有脸见阿弥陀佛?不但没有脸见阿弥陀佛,连寺庙大殿塑的佛像他都不敢进去拜。总是认为自己罪业太重了,我怎么好意思见佛。这样根性的人,就教他用事上忏,他相信。他知道一条罪业,他能改一条,他的心能安,这样就很好。
能够接受净土法门,真的是经上所说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不是最上乘根性的人,不可能接受念佛法门。因为接受念佛法门,无始劫以来的罪业,念佛就消除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诸上善人之一。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上善人,你往生到那里,就跟他们是同等人物。小乘根性的人不敢承当!怎么敢跟观音菩萨并肩携手!所以念佛法门,黄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里讲是度上上根的人。什么人是上上根?能信、能愿、肯念佛的是上上根。禅宗六祖大师是度上上根人,殊不知净宗的上上根超过禅门上上根。六祖大师度的上上根还保不住,还会退转;净宗的上上根人决定不退转,圆证三不退。六祖大师的上上根,只是证三不退,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说在一切法门里,确实无与伦比。
念佛法门殊胜,遇到念佛法门幸运。也是自己生生世世修学的善根福德累积成熟,不是偶然得来。你很幸运,你的运气好。不是这样的。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生成熟,我们才遇到。
[一心为善],[一心]就是决定没有二念。[正念现前],这个[正念]是第一念。绝对正念,无上正念。就是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去念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改过最妙的方法,灭罪消业障极妙的方法,就是[无念]。无念是无妄念,不是无正念。正念要没有了,那就堕到无明了。所以是无妄念,妄念就是分别执著。这个功夫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但是在念佛人来讲,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什么是[正念现前]?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最真实的正念,无上的正念。要把它认清楚!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桩大事就是保持正念现前,希望自己不要落在邪思邪念上,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诸位果然能够从这个地方下手,三个月见效。你一天到晚保持著阿弥陀佛这一念,有这一念当然你的妄念就少了。妄念不可能没有,一定是有的。有,不要怕!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占得多,妄念占得少,十个念头里我有六、七个是阿弥陀佛,有三、四个妄念,不在乎,没有关系。你不念阿弥陀佛,就全是妄念。念上三个月就有效果。阿弥陀佛之念多了,妄念少了,心自在了。心里安宁了,法喜现前了,这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本来是忧郁烦恼,前途暗淡;现在欢喜,显得有智慧,生活有情趣,有信心,前途充满了光明;与从前不一样了。
要继续念上半年,效果更大,信心坚定。真正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三年是可以成就的。自古以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三年功夫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有一类根性的人,说这个法门不能修,三年就死了,这不行。那还谈什么呢?所以说真的,有许多人不敢修,不敢修的人贪恋六道,舍不得六道轮回。这就是眼光短浅,不知道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受用自在快乐,人间天上皆不能比,诸佛世界也不能比。这样好的地方不想去,还愿意在这里受苦受难,还有什么话说!就不必讲了!
真正有志气、有眼光的人不能不晓得,我们一心一意,求净土,求见阿弥陀佛,才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自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永离一切分别执著。再没有一桩事情值得牵挂,值得留恋的。生活随缘而不攀缘。你说多自在!多快乐!自己真正成就了,这是世人想不到的,转烦恼为菩提,生死自在。不是我们寿命到了才往生,而是随意往生,想去就去;如果你觉得这世界上还需要住几年,也不妨多住几年。只有一个道理:还有些人与我有缘,要我劝他们一同去,所以那时住在世间是来度众生。如果为自己,则早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留在此地,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为了宣扬这个法门,不妨多住几天。假如念佛法门有人继承,有人在这里继续宣扬,那我把担子交给他,我可以先去了,大事因缘让给他们去做。何等的自在!所以诸位要晓得,[三年成就往生]的是他没有法缘。没有法缘他就决定走,他决定不会在这地方多耽误一天。不能走那是没有法子,无可奈何,能走的人决定是走了。
诸位只要真的这样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心称念。三年决定成功。你看谛闲老和尚有一位徒弟,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什么都不懂。出家剃了头,老和尚不准他去受戒;他不认识字,也不要他去听经;甚至于不要他住寺院里。住庙里跟大家一块工作,他年岁大了恐怕他受不了。别人会欺侮他,他要不能忍耐,天天发脾气,就不好了。因此把他送到宁波乡下没有人住的小庙,让他一个人住。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他凭什么本事?就是[一心为善,正念现前]。真正做到了老实念佛!不是平常人能够跟他相比的。他成功了,他只有往生。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弘法利生,他不识字没有基础,他念佛成功就走了。他没有生病,没有痛苦,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走,而且站著走。走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谛闲老和尚给他办后事。不简单,不容易。这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你说这个法门不好,那一个法门能有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呢!那一个法门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著走,走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人家替他办后事。这是我们真正的见证。
我教给诸位的方法,就是[一心念佛]。我们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不能没有生活,当然要工作;工作放下来就念佛。工作时专心去工作;工作一放下来,佛号马上就提起来。甚至于在工作时,只要不用思考,也可以念佛。或者是放录音带的佛号,工作时可以听佛号。若工作需用思考,就放下佛号专心思考;不用思考时工作也可以念,也可以听佛号。把念佛当作我们一生中第一桩大事,其余的都是鸡毛蒜皮,不值得牵挂的。这就是从心地上改,从心地上忏罪,会修行的人一定是把根本抓住,从根本修。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魍魉]就是妖魔鬼怪。光天化日之下,妖魔鬼怪不能出现。
[此精一之真传也]。我们讲改过自新,这是精华,是[精一]。[一]是纯一,[精]是精纯。这是真传,诸佛如来确确实实有真传之宝,可惜很多人不相信。[弥陀经]、[无量寿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唯一真传,几个人相信!我们要晓得。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枝枝而伐]就是一枝一条的砍下来,叶子一片片摘下来,这譬如从事上改。事上改的是枝枝叶叶,心上改的是连根拔除。所以要知道改过的诀窍,窍门在那里?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改?蕅益大师的开示,诸位若能熟记,依教奉行,就是从心地上改。确实无量劫所有的罪过都改掉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将一切罪业全都改掉了。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都圆修了。一修一切修,一改一切改,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家要深信。有许多人怀疑,恐怕这个法门不太可靠,或者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我听了笑笑,跟他合掌念阿弥陀佛就好了,不可受他的动摇。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
从心上改,这是最上。[当下清净],就是我刚才跟各位讲的,你果然能够一切放下,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三个月、六个月,你的心就清净了,效果就现前了。纵然弘法学讲经,我也常勉励大家学讲一部经。你每天念一部经,读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经,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有用处。这个秘诀就是专精,知道的人也不多。
真正学佛,愈学心愈清净,愈学烦恼愈少,愈学无明愈薄,智慧愈长,容光焕发,身体健康。这才是功效!所以要牢牢记住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们办图书馆,书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大家要记住!为什么要给他看那么多书?因为他不相信。不相信,就给他去看。他要走广学的路,让他走;我们走专精的路,跟他不一样。他们改过从枝叶上改,从事上改;我们改过是从心地上改。从此处就看出,智慧不相同,见解不一样。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这是讲从心上改的。[动]就是烦恼,就是业障。[动]是心动了,心里有念头,心里有妄想。才有妄想,才有念头,马上就知道。知道了即转成阿弥陀佛。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一动,不管你是欢喜,是厌恶,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才动,第二念就转为[阿弥陀佛]。真正修行人念六个字、四个字[阿弥陀佛],都可以。妄念一动,第二念[阿弥陀佛]就是觉。觉而不迷。第一念迷,第二念觉,觉要快速。决定不能让迷继续增长,效果就大了。这是真正的开智慧。
如果你能坚持半年、一年,智慧开了,眼睛就放光,六根聪利,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人家要看多少书,看多少资料,还要找多少世界的资讯,才能够判断,还未必能够判断正确。你什么都不要,你一看就明了、就通达,决定正确、没有错误。这种本事世间人没有,这是佛菩萨的本能。佛教给我们求真实智慧!
发心弘经,最要真诚、清净、慈悲,不必还要找参考资料来研究怎么讲法。不要落到第六意识,也许错解了如来真实意。我说过很多次,经典是没有意思的。我们在这里想经中意思,三世佛皆喊冤枉。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去念,不要求意思。没有解释,没有讲法,老老实实念,会把心念清净了,自性里的智慧就能现出来。人家要来问经义,你跟他讲,讲出来的是[无量义]。不求意思,无量义都显示出来了。[无量义]是你自性里的智慧显现,所以展开经本,深讲、浅讲、短讲、长讲,自会恰到好处。讲完了之后人家问你,[你讲些什么]?真的不晓得,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呢?你不问,什么意思都没有;一问,即生起来了。生起无量义是[他受用],没有意思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心,一念不生。唯有一句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所以,讲出去之后何必还要记住。我讲些什么,不知道,心才干净!
永远保持清净心。清净就是[觉];染污是[动],心动就染污了。换句话说,你心里有念就是染污,无念就是本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合本觉,念佛法门确实不可思议!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念都是始觉合本觉,这是真正修行!
所以经只要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就可以了。[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两种都念也行,念一种也行。其他的实在没有必要了!为了要讲经,要利益别人,可以念[无量寿经]的注解,念[弥陀经]的注解,[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疏钞]尚有[演义],非常圆满,正是蕅益大师所赞叹的,博大精深!念[弥陀经疏钞演义]就等于念了一部[大藏经],因为莲池大师引经据典,遍及世出世法,实在是非常丰富。蕅益大师的[要解]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宝静法师的[亲闻记]。弘扬净宗,依这四本注解就够了。[无量寿经注解]是黄念祖老居士写的。这四种你把它念通了,不但是所有净土经论全通了,连这一部[大藏经]也通达了,无论那一宗那一派没有一样不通。不能搞多,搞多了心决定杂,心杂乱自然不生智慧。所以诸位发心弘扬净宗的话,这四本书就够了,多一样都不要看。不要说我看得少,我没有材料讲。没有材料少讲一点,何必一定要充数呢?愈少愈精,愈精愈妙,不浪费听众的时间。若搜集好多材料,凑起来像大拼盘,吃了什么味道也不是,浪费自己的精神,也耽误别人的时间,这是过失!
茍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假使我们做不到最上的治心,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须明理以遣之],遇事时冷静地想它的理,通情达理以后,人心自然就平息了,妄念就会减少,忿怒可以化除。
[又未能然],这对初学的人讲。初学的人对理也搞不通,怎么办?就在事上加以禁止。寻枝折叶,一条一条来对治。不对治会出麻烦,造成更重的罪业,招来更苦的果报。对初学的人,要求他严守戒律,因为他还不能明理,戒律的精神就是‘防非止过’。
[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已经得清净心,已经明理的人,他在事相上,都能受持,这是最好的。确实自行化他,心地清净了,又做了一个榜样给初学的人看,所以说是未为失策。
[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有一些人死在戒律条文里,执著在事上修学,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愚昧笨拙之人。
其实戒律是活的。持戒清净要明理,更要求的是清净心。持戒的目的在得定,定就是清净心。要是执著在事上修,则不能得定。天天分别事相,执著事相,怎能得定。离开分别、执著才能得定。定还是手段,所以执著在定,还是不行,还是开不了智慧。
二乘人执著在定。佛在[楞严]里讲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所证的是[九次第定]│偏真涅槃的境界[内守悠闲]。[守]就是执著,放不下,守著悠闲的境界。[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他还是分别执著[灭法尘]。譬如讲断烦恼,小乘人完全从[事]上断,有时亦兼[理];而非从[心]上断。所以断见思烦恼,需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经上讲其难如断四十里瀑流。四十里瀑布,一下挡住叫它不流,你看多么难!从[事]上去修就这么困难,此是前面讲的寻枝折叶。
要把树砍掉。怎么砍法呢?先把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再把枝条一条一条砍掉,慢慢再去挖根。这种事情多麻烦,树是除掉了没错,费的功夫太大了!聪明人只要把树根挖掉,树叶自然就枯掉了,何必枝枝叶叶去断?所以聪明人是从根本上拔除,愚人是从枝叶上去折伐。这是比喻改过应从心上改。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我们要发耻心[知耻]、畏心、勇猛精进心。这三心是改过的[亲因缘]。还得加上[增上缘]。就是要有好的同参道友提醒我们,在外面帮助一把,这是明的增上缘。因为已有一念善心,一念真心想改过自新,诸佛菩萨欢喜,一切善神恭敬赞叹,所以冥冥当中会有佛菩萨保佑,龙天善神拥护。可见得一念善心确实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因缘具足,就要真正在事上去修改。
[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如果一懈怠又造罪恶了,决定不能懈怠!所以念佛堂最好的是佛号昼夜都不断。古大德祖师的念佛道场,分四个人为一班,轮班念佛,所以佛号不间断。四个人在佛门称[一众],晚上轮班,白天大众依仪规一起念。
现前我们虽然没有殊胜的因缘,可是可以利用录音带,跟著录音带念,也跟大众一样。佛号声音不要太大,太大会吵到别人,自己能清楚听到就好,晚上睡觉都开著。有时作梦也听到,梦中也念佛了。就是古人讲的,你在睡觉时听到打鼓,作梦时在打雷,就是这个道理。睡觉时听到念佛,好像在佛堂跟大众打佛七念佛一样,这样子好!
[经一七]。打佛七,不如找几位志同道合的莲友,找个清净地方打佛七,在自己家里好好的念七天七夜。佛七是晚上都不能中断的;不是说白天念,晚上不念,这不叫佛七。实在讲,一开始念不要念七天,七天一般人受不了。念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念个几次,觉得很受用,再念两天两夜、三天三夜,渐渐地把时间延长。所以真正修行,能在一个星期念三天三夜,每一个星期念一次;或者做不到的话,则每星期念一次,一天一夜;功德就很殊胜,非常受用。
书上主要讲的就是改造命运,有求必应。我们想求一个道场,求一个修学环境,应该也是求得到的。这样的功夫能坚持到一月、二月、三月,就有了效验。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
以下举几则明显效验的例子。如过去总是闷闷不乐,现在心开意解。快乐了,这就是有效验。
[或觉智慧顿开]。过去好像糊里糊涂的,现在觉得聪明了,不糊涂了。
[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冗沓]是很繁杂不容易解决的事务。现在遇到了事情,很容易就把它解决了。别人觉得很麻烦,他很容易就解决了。我们现前同修当中就有。把事情接过来,人家觉得很麻烦,他也没操什么心就摆平了。
或遇冤仇而回嗔作喜。
[此大福德大智慧之相]。过去有跟你过不去,对你很不满意的人│冤家对头,现在他对你印象好了,态度转变了。这都是自己修学的功德,潜移默化而有感动。仁者无敌,这是福德智慧之相。
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
[黑物]是染污、业障。从前恶梦很多,而且梦得乱七八糟,现在这些现象没有了。纵然有梦,也是清清楚楚,就像白天遇事一样。这是好事![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学佛的人,梦见佛菩萨讲经说法,教导修行。是好事情![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这些无论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或是在梦中的感应,都是业障渐渐消除,福祉渐渐显现出来了。
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高]就是傲慢。业障才消,若生骄慢则又堕落了,决定不可以贡高我慢。[画而不进],[画]是画界限。到此为止就满足,那你以后永远不会再进步了。应当要不断再用功,更求进步。永远没有止境,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天天求进步。怎么可以知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我们应当知足。进德修业,断烦恼求智慧,永远不能知足,要勇猛精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这是中国的一位大贤人。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二十岁很年轻,他就觉悟了,就知道自己的过失,发愿改过自新。
[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这就证明前面一句话,[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蘧伯玉做到了。年年月月不断的在反省,不断的在改过,二十一岁觉得二十岁虽然改,还有太多的过失。
[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这是年年改,月月改,天天改。
[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这段公案,是讲古人改过这样的认真,有这样的恒心、毅力,证实他的忍辱精进功夫,足为后人效法。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了凡告诉他的儿子,看看古人,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们是凡夫,凡夫的过、恶太多了。[猬]是刺猬,是一种动物,全身都长著刺。若遇野兽侵害它时,它的刺完全竖起来,保卫自己。[猬集],比喻我们过恶之多。
[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想想今天,想想昨天,想想去年,想想过去,好像没有什么大错。没有做个什么错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粗而眼翳也],我们的心太粗;我们的眼睛有翳,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不会改过。就永远不会有自拔出头的日子。所以莲池大师教初学的人,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很多,才真正害怕了。但是改的方法,必定要从心上改。心上改为主,事上改为辅助,正助双修。理事兼修。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
我们学佛,实在得到一点利益,不但业障重看得出来,小小业障也能看得出来。不仅是对别人,自己小小业障也能觉察到。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心]是心思,[神]是精神。就是精神提不起来,做事情或者读书,记忆力丧失了,很容易忘事。年轻人忘事居然跟老年人一样,这是业障!老年人真正有修行的,八十、九十还一样不会忘事。
[或无事而常烦恼]。没有事就想事,这是业障。过去已经过去了,你想它做什么?明天还没到,想也是妄想。有的人很会想,想过去、想未来,一天到晚在想,叫无事生事,这个是业障。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赧然]是不好意思。见到正人君子不好意思,心里有愧疚。心地正大光明,见什么人也不会有这种态度。[消沮]是精神颓丧,就是精神提不起来,委靡而不能够振作。
[或闻正论而不乐]。不喜欢佛法的道理和孔孟的教诫。清朝在早先,宫廷里面都念[无量寿经],后来慈禧太后听了就不舒服,把念[无量寿经]废除了。大概听到五恶、五痛、五烧,不是味道,这就是业障现前!
[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好心对待别人,送别人礼物,人家不但不感谢,还怨恨你。
[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妄言]这是大的业障。[妄言失志]就是精神分裂,胡言乱语,辞不达意。业障相当严重了,[皆作孽之相也]。
茍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有这些现象,就要认真忏悔,要奋发把旧习气革除,不能再因循茍且。如果不改过,不自新,前途就没有了。所以一发现有这些现象,立刻就要回头,回头是岸,不可自己误了自己一生。
真正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革除了,才可以接受教诲,修善积德。如果不是真正的法器,教他是没有用处的。特别是在教学、传法,一定要传给有条件的人,佛门称为[法器]。过失少,心地清净,勇于改过,有智慧的人,才是法器。若是一身毛病,如果你传授法给他,将来造业更重。他要不得法,他害人少,造业也小;他要是多学了一些,本事大了,能力强了,坏事做得更多,做得更重。那老师就看错人了!所以传法要认识人,非其人不传,这不叫[吝法]。如果是个法器,你不肯传,叫做[失人]。不是法器不能传,是法器一定要传给他。下面是[积善之方]。积善之前先改过,使自己有能力具备接受大法的条件。先培养资格,然后才接受大法。
版权所有:地藏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