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常识网

乐山大佛考古调查发现:史上曾为大像阁覆盖

发布时间:2019-11-15 10:30:35作者:地藏经常识网

乐山大佛开凿1300年纪念现场

乐山大佛大像阁复原图模型(资料图片)

记者2013年10月31日从四川乐山大佛考古调查成果发布会上获悉,最新考古调查表明,历史上乐山大佛曾被一座近百米高的重檐木结构建筑大像阁所覆盖,大像阁始建于唐代,毁于明代。这一考古发现对乐山大佛佛前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复原唐代大像阁来更好地保护乐山大佛具有重要意义。

推断大像阁存于唐宋,最后毁于明代

晚唐诗人薛能在《凌云寺》一诗中写道:“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这表明乐山大佛大像阁在唐代已经存在。但由于缺少史料及实物佐证,乐山大佛佛前建筑,特别是大像阁的存在与否以及其年代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一大难题。

乐山大佛开凿1300年纪念现场

此次考古调查中,对乐山大佛脚下的礼佛台遗存进行了清理,共清理柱洞49个,主要分布在大佛两脚之间和两脚的外侧;发现大佛及两侧崖壁上共有空洞189个。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唐飞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大像阁遗址调查报告》。据他介绍,根据柱洞的排列分布以及柱头与梁枋的结构关系,考古专家推断大像阁为重檐木质穿斗结构建筑,外屋檐7层,内13层,无楼板,柱间设转角楼道平台。

通过对柱洞内遗存物的分拣分析,考古人员发现唐宋时期的陶制瓦片、瓦当和大量明代的绿色、黄色琉璃瓦碎片,说明大像阁在唐宋时期已经存在,其最后一次被毁的时代应是明代。此外,考察中还发现柱洞中存在多个方形柱洞和圆形柱洞组合的形式,由此可推断,大像阁在历史中曾多次维修或重建。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说,2013年是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开凿1300周年,为达到更好保护和利用,全方位摸清文物资源,挖掘其价值的深度和广度,今年6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古建、石窟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运用无人机摄影、三维扫描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和成果。

发现东汉至蜀汉时期5处崖墓群,崖墓总数1068座

崖墓是四川东汉至蜀汉时期物质文化的反映,是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墓葬形制,主要集中在四川的乐山、绵阳和宜宾一带。

本次调查在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发现东汉至蜀汉时期的5处崖墓群,崖墓总数1068座,其中具有画像雕刻的大中型崖墓126座,以麻浩崖墓群和柿子湾崖墓群分布最为集中。此次发现的遗产保护范围内崖墓分布密集,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就画像和题记的丰富程度而言,在四川地区极具代表性。

此次发现的崖墓形制以单室、双室、三室和四室为主,墓结构主要为前堂后室,其中单式带回廊的墓葬形式在这一地区属首次发现。在墓葬的装饰上,以仿木结构建筑的雕刻以及佛像、道教符号、反映儒家思想的《二十四孝图》雕刻为主,此外还有大量反映历史故事、日常生活的画像砖,并首次在墓道中发现墓阙。广泛存在于崖墓画像砖中的“妇人启门”题材,详细介绍了人如何成神的“升仙”过程,为研究东汉至蜀汉时期四川地区的建筑史、宗教史、民俗史都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实物资料。

此次考古调查通过对乐山大佛两侧及其北门的龛窟进行全面的三维扫描和详细的调查,发现乐山大佛所在区域及周边的临江区、上山步道区共有各类摩崖石刻造像、题刻205龛,其内涵丰富、造像精美,与乐山大佛共同构成规模庞大的石刻造像群。

龛窟中分布较多的弥勒主尊、三佛主尊、西方净土变等造像内容为中晚唐时期的典型题材,并首次发现了以塔为中尊的造像龛窟。此外,还发现了少量五代至明代造像龛和清代题刻,以五代的地藏及水月观音组合龛和宋代的5座中型龛最为精美,这为研究佛教在四川由北向南、再向东的传播路径与演变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发现宋元三龟九顶城与西面嘉定府城隔江而望

乐山在宋代为嘉定府,三龟九顶城为嘉定府境内的山城。作为宋代抗元的重要关隘,三龟九顶城屡载于《宋史》《元史》中。

在长达40年之久的宋元嘉定之战中,三龟九顶城与嘉定城隔江相望,在宋元战争中形成犄角之势,控制岷江水路,起到了军事要隘的作用。1279年嘉定降元之后,史册对该山城绝少记载,渐渐被人们遗忘,淹没在滚滚历史长河中。

在此次考古调查中发现,三龟九顶城是由岷江东岸的三龟城、九顶城和乌尤城三座城组成,与西面的嘉定府城隔江而望。各城城墙基本上沿山势修建,均由城墙、马面、炮台等部分组成。

针对宋元三龟九顶城之战与大像阁毁塌的关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介绍,宋元战争导致大像阁毁坏虽然是历史上流传较广的说法,但从考古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此次三龟九顶城的考古调查对于全面认识南宋时期的山城形制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原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