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入马祖弟子普愿之门,亦曾于百丈传人沩山灵佑处参学,行遍大江南北,寻遍高人异士,终得禅法精髓,于新丰山广传其法。传法于曹山本寂,中国曹洞宗于焉成立,与临济宗并立天下,扬名于世,同照万古长空。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唐朝时的会稽古城。这儿,是个人文荟萃、景色宜人的好地方,也是孕育出禅宗一代祖师洞山良价的家乡。
洞山良价小的时候,就和别的小孩子很不同。满周岁“抓周”时,胖胖的小手竟然捉了一本佛经在手上。童年时,当所有学童都在四书五经中摇头晃脑时,他琅琅上口的是佛教的《心经》、《金刚经》等。
弱冠之年,他于五泄山上随灵默禅师修学有成,于是决定出家,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辞北堂书”给母亲。母亲虽然不舍,却也未阻止他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这样,在母亲的祝福下,他开始了到处游方参学的生活。
在少室山少林寺参访时,遇见了同门师兄僧密,于是两人一起结伴同行,在各地遇见各式各样奇言异行的高人,却都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思想启发。在嵩山与以“两只泥牛相斗”比喻禅修境界的隐士交手之后,两人下得山来,去到池州,参访了马祖大师三大高徒之一的南泉普愿之道场。普愿以“用手结网或用脚结网”的疑问破除洞山良价的“身根”,这是良价第一次优异的表现。
接下来,两人继续来到湖南,参访百丈禅师的传人,沩山灵佑禅师的道场。洞山良价提出“无情说法”的疑问,沩山禅师却无法为他说明清楚,建议他去参访云严禅师。云严以“情识断尽即能听见无情说法”打破洞山良价的疑团,良价因而当下开悟,留下开悟偈一首:
也太奇!也太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
眼处闻时方可知。
开悟以后,良价仍然继续留在云严禅师处学习,每日与禅师多所问答,留下许多精辟的禅门公案。末了,良价离开云严禅师的道场,走到来时经过的小溪,看见春暖水涨,余波荡漾的样子,突然将云严禅师平日的教导皆尽贯通,获得更大的悟境,并写下另一首悟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逢到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
唐武宗会昌年间,发生了史上有名的毁佛事件,史称“会昌法难”。在这场浩劫中,禅宗由于力行简朴的修行方式,故受到的波及最小。洞山良价禅师在这段时间隐居于山野,先后参访了宝云禅师、南源禅师、兴平禅师等,每到一处,就留下许多让后世人赞叹不已的禅宗公案。
在薯山禅师处时,禅师以一句“好一个佛,可惜没有光焰。”来点醒洞山良价开始弘法,用智慧来照破众生的无明。然而良价却自认还有疑惑未解。造访百严禅师后,又来到江西某处,与当地一名受人尊敬的“初首座”有一番对答,没想到隔天起来,“初首座”突然无疾而亡,时人流传洞山良价“问死”了“初首座”之说。
年届半百的洞山良价大师来到新丰山,在此收徒弘法,指导禅修。在这里,他收有弟子数百人,每天以活泼的对答来教导弟子,刺激弟子们修证的决心。福州来的本寂禅师,是洞山良价属意的接班人,他将云严禅师所印记的《宝镜三昧》传给本寂,日后本寂在江西一带弘法,自号“曹山本寂”。在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两位禅师的努力下,中国佛教曹洞宗于焉成立,与临济宗并立于世。两宗派修行特色虽不相同,共同烛照万古长夜的决心却是一样的。(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地藏经常识网